全程導醫(y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大夫,我來月經的時候,經常肚子疼,是不是宮寒啊?”
“我結婚幾年了,一直懷不上,是不是宮寒?”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yī)婦科韓林主任說,門診時,常遇到患者詢問“宮寒”的問題。而事實上,無論是西醫(yī)還是中醫(yī),都沒有“宮寒”這一病名。宮寒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
韓林主任說,所謂的宮寒,套用中醫(yī)理論,應該略等同于腎陽虛、脾陽虛或者脾腎陽虛所表現的一些癥候群。對女性的影響不僅僅是子宮上,而是全身。
“宮寒”對女性的不同生理時期均有不良影響
韓林主任說,“宮寒”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子宮寒冷的意思,中醫(y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y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范圍要更大,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于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
從中醫(yī)理論來講,宮寒可以影響到女性的經、帶、胎、產、乳各個生理階段。宮寒是中醫(yī)理論下的癥候群,不能與西醫(y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y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疾病可以用宮寒辨證治療。
那么,宮寒有哪些癥狀?
韓林主任說,“子宮寒冷”并不單指某一種癥狀,而是中醫(y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癥狀的總結,典型癥狀主要表現如下:
(1)月經不調,周期錯后,月經量少,顏色暗淡,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后疼痛可得到緩解,如果月經顏色深為血瘀之癥;(2)白帶量多,顏色白,質清稀,無異味;(3)不易受孕、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宮外孕等;(4)妊娠后胎兒發(fā)育遲緩;(5)生產后惡露淋漓不盡,產后腹痛,乳汁少,稀薄等;(6)表現在婦科病可有:慢性盆腔痛、子宮內膜異位癥、陰道炎、不孕癥等。
中醫(yī)判斷寒氣的其他全身表現還可以有小腹冷痛,得熱痛減,體溫低,手腳冰涼,怕冷,腰酸腰涼,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薄舌質暗淡,苔白,脈象沉濡。
體寒者的另一表現是容易發(fā)胖,并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因體內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守護者,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fā)胖。因為真陽不足的則腰膝酸軟,面色黯黃,自覺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溫,主要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得溫則舒,月經略有錯后,有白帶,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大部分宮寒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大有關系
為什么會出現“宮寒”?韓林主任表示,有些是先天體質造成的,而大部分的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
首先,有些人出現的“宮寒”和自身體質有關,屬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于調理,例如那些平日里就怕冷,手腳容易發(fā)涼的朋友,由于體內“陽氣”本就不足,外寒容易入侵,就易出現“宮寒”癥狀。而還有許多寒性體質是由后天因素造成,如久居寒涼濕冷之地、嗜好寒涼食物、或涉水淋雨感受風寒、或過勞虛損耗傷身體陽氣……這些都是讓身體偏寒的常見問題。
生活中我們周圍有很多這種體質較寒的女性: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靜不動喜,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
另一方面,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宮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別愛吃冷飲、冷食;貪圖涼快,夏天將空調溫度調得過低,穿涼鞋,“寒”從腳底入,或者我們經常在街上看到,很多年輕女孩為了漂亮,在大冬天里上身棉衣,下身短裙,露臍露腿,著裝單薄,這些習慣都易因外感寒涼,寒邪內侵而導致“宮寒”。
韓林主任說,這些生活習慣對女性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女性穿著應該以保暖為主,飲食上更不應該貪食寒涼。
如何預防宮寒?出現宮寒癥狀如何保養(yǎng)?
韓林主任說,要防止“宮寒”,首先要避免寒涼,日常穿著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腳、腰、腹,這些比較重要的部位,即使是夏季也不要穿露臍裝;同時,飲食上不要貪食冷飲、冰淇淋和一些生冷食物,特別是月經期、產后、哺乳期,這些時期身體比較虛弱,一定要做好保暖,注意生活養(yǎng)護。
對于一些先天體質稟賦不足的女性,除了要注意衣著和飲食方面外,最好能多運動,動則生陽,促進氣血運行,可以改善循環(huán),改善體質,增強身體的自我防衛(wèi)能力。
月經期間調養(yǎng):可用紅糖、姜、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促進溫通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讓月經排除干凈,也活氣血,暖宮。
日常進補: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椹子、當歸、雞血藤、生姜和雞肉或者羊肉煲湯,如“當歸生姜羊肉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yǎng)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讓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來補一補。
中藥泡腳:艾葉、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艾灸療法:艾灸神闕、百會等穴位以調理奇經、暖宮散寒。或灸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和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同時,還要注意三餐正常,營養(yǎng)搭配合理,起居有時,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健康的基本保證。
上面所談到的只是生活上對于“宮寒”的調養(yǎng),如果到了病理階段,還是要請中醫(yī)科的醫(yī)生調理。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