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 徐州就醫(yī)信息:(通訊員 楊焱 縱巍 曹玉嬌 張倩)進入5月以后,天氣漸漸轉熱。炎熱的天氣里,一些疾病和意外開始多發(fā)。本期健康話題,我們來關注天氣漸熱后的疾病和意外預防。
天氣轉熱 衣著輕薄 飼養(yǎng)寵物小心傳染病
很多家庭養(yǎng)寵物,把寵物當成自己家庭中的成員對待,同吃、同睡,親密接觸。但是寵物在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對于傳染病的預防也不容忽視,因為飼養(yǎng)寵物(貓、狗)而引起傳染病的案例并不少見。
市傳染病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張鳳池介紹說,寵物可帶給人類的傳染病多達幾十種,如禽流感、狂犬病等。尤其是狂犬病,它是迄今為止發(fā)病致死率達100%的傳染病。因此,養(yǎng)寵物的家庭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見的傳染病。寵物身上有多種寄生蟲、病毒和細菌等,會對人的健康方面構成危害。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狂犬病。狂犬病的危害最大,這種傳染病是由于存在于動物神經組織和唾液中的狂犬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據統(tǒng)計,70%的傳染源是犬,20%的傳染源是貓。凡是哺乳動物(包括人)都能被感染而患病。
2.皮癬。人們如果和有真菌感染的寵物經常接觸,就有可能被感染而患上皮癬癥。不管是貓還是狗,它身上都有可能會有真菌感染。把小動物抱在懷里,時間長了,密切接觸,身體免疫力下降,多方面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下,人有可能會出現真菌感染,比如貓癬。
3.寄生蟲病?;紫x、絳蟲、鉤蟲、滴蟲這些寄生蟲,可以通過家養(yǎng)寵物傳染給人。
4.弓形蟲病。弓形蟲病是由寄生在貓或狗體內的弓形蟲引起,它可引起孕婦流產、死產,胎兒生下來之后甚至會出現先天性畸形。尤其是家里有孕婦的時候,大家應該要特別注意弓形蟲病,它是由弓形蟲引起的,它可以使孕婦出現流產,甚至會出現胎兒生下來是先天性的畸形。
5.貓抓病。貓抓病是由于人被貓抓傷以后,病原菌漢塞巴爾通體侵入人體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呈多樣化,以局部皮損及引流區(qū)域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征。皮損多見于手、前臂、足、小腿、顏面、眼部等處,可因癥狀輕微而被忽視。抓傷感染后1—2周,引流區(qū)淋巴結呈現腫大,以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常見。
6.寵物鼠病。鼠類可攜帶200多種病原體,能使人致病的有 50多種。最典型的是腎綜合征出血熱。人被感染此類病原體后,會出現頭痛、腰痛、眼眶痛、臉紅、頸紅、前胸紅,還會發(fā)燒,嚴重的病人會出現腎功能的衰竭。最可怕的是鼠疫,鼠疫是廣泛流行于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疾病。臨床上表現為發(fā)熱、嚴重毒血癥癥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
7.消化道疾病也可能由小狗、小貓帶來。因為幼小的動物經常會感染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當人們撿拾幼小寵物毛上遺留的排泄物時,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播。病癥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由胃部病菌引起的,患者通常表現為腹瀉、胃絞痛、腹痛及發(fā)燒。
8.沙門氏病菌。爬行動物會傳播沙門氏病菌,因為它們的皮膚里潛藏著沙門氏菌。如果任由寵物如貓、狗、龜、蜥蜴等在家具、地毯上爬來爬去,或是在廚房的水槽內清洗它們的籠子時,物品表面就可能被沙門氏菌污染。沙門氏菌在正常的環(huán)境中可存活10個月左右,會引起腹瀉、發(fā)燒、胃絞痛等,并極有可能在家人中反復傳染,癥狀通常在1周內會自行消退。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病有時會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年幼的孩子更容易感染。
“天氣炎熱以后,人們的衣衫也單薄了,這種情形下與寵物的頻繁接觸,會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張鳳池主任提示說,對于喜歡與寵物接觸的人,應該注意以下這幾個問題,做好預防工作:
1、預防狂犬病
狂犬病病死率100%,預防是最關鍵的。如果在家里有寵物狗、寵物貓,要定期帶它去注射疫苗,而且狂犬病疫苗應該是每年都打,不是說打完一次就完事了。
在野外,不要隨便撫摸、喂食看似很可愛很萌的動物,松鼠啊小浣熊等,這些都是潛在風險。未經過免疫的流浪和家養(yǎng)寵物同樣存在風險。收養(yǎng)流浪貓狗是善舉。但收養(yǎng)不是簡單的抓一只就回家了。流浪貓狗的救助是在有保護的情況下有經驗的人做的。請盡量做好保護措施,不要傷到自己。高危人群(如做動物試驗的、做流浪貓狗救助的)更應該定期免疫。暴露后及時處理傷口、盡快注射狂犬疫苗,規(guī)范處置可以有效防止狂犬病。
2、女性懷孕別養(yǎng)貓
動物是弓形蟲病非常重要的傳染源,貓是最主要的,其他的包括家畜、野生動物,狗也是可以攜帶弓形蟲病的。婦女在妊娠期感染了弓形體以后,弓形體通過胎盤就會傳染給胎兒,引起胎兒的畸形,最后有可能會發(fā)生流產。
家里有育齡期女士,要做好孕前和孕中的檢查,避免跟貓親密接觸。另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吃生肉,在吃肉的時候一定要加工,要達到67℃以上,尤其是喜歡吃涮肉的人士,有時候鍋還沒開就撈起來吃,這是有危險的。此外,家里有養(yǎng)貓的人,一定要注意清理它的糞便,定期清掃貓窩,清掃完以后還要認認真真洗手,避免被傳染。
3、預防其他腸道寄生蟲
腸道寄生蟲已經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在城市里。但養(yǎng)寵人士,的確是高危人群。腸道寄生蟲大多不致命,但也有個別腦囊腫什么的會致命的。希望能引起更多的重視。首先要意識到傳染病可以很嚴重。最主要的預防措施,是注意你和你的寵物的飲食衛(wèi)生。不鼓勵喂生食。但寵物的行為很難百分百在人的控制之內,所以最好按期定時吃驅蟲藥。
4、預防皮膚寄生蟲
癬是真菌感染,大多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的人或動物會得。最主要的是注意衛(wèi)生,通常家養(yǎng)寵物不大會得,另外,流浪貓狗不要隨便亂摸。大概狗狗外出較多,風險較高。預防的關鍵,一是保持衛(wèi)生清潔。如果發(fā)現貓癬,換掉所有接觸過的物件,能消毒的消毒。二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強健健康是根本。健康飲食,鍛煉身體。
“不管是貓還是狗,或者說是禽類,可以數出來的傳染病多達幾十種,喜歡養(yǎng)寵物的家庭在和寵物親密接觸之前要先了解認識這些病,提早做好防范,這樣寵物才能成為人類真正的朋友,不會受到它的傷害”,張鳳池主任說。
進入手足口病發(fā)病期 學齡前兒童要做好衛(wèi)生預防
每年的4—9月份,手足口病都是學齡前兒童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傳染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往年,徐州今年手足口病發(fā)病率相對較低,但隨著溫度回升,還將有抬頭趨勢。對此,徐州市兒童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孫浩淼提醒,家長務必隨時觀察孩子,孩子患手足口病一旦持續(xù)發(fā)熱、精神狀況不好、驚跳、嘔吐、呼吸急促等癥狀,需及時送醫(yī)院治療。
受氣溫等因素影響 今年手足口病發(fā)病率降低
“入春以來,徐州地區(qū)氣溫偏低,而往年這個時候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fā)期,日門診多達40例,而今年下降到10多例。”市兒童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孫浩淼介紹說,發(fā)病率降低的原因不僅與氣溫有關,還與家長的預防保健意識增強以及接種手足口疫苗有一定關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氣溫回升,病毒繁殖,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增多,社會活動范圍變廣,手足口病的發(fā)病將繼續(xù)盛行。
據孫主任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該病為自限性疾病,有的患兒僅表現為手、足、口腔的丘皰疹,沒有明顯的其他癥狀,一般一周左右自然恢復。但該病也需引起高度重視,有的患兒會很快出現重癥危癥,這就非常危險了。所以,家長務必隨時觀察孩子,如果孩子出現發(fā)熱、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1—3歲學齡前兒童易發(fā) 患病后有再次感染可能
“醫(yī)生,我家孩子喉、舌上長滿了泡,是手足口病嗎?”近日,在市兒童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門診,市民劉女士帶著一歲半大的孩子前來就診。據劉女士介紹,孩子兩天以前就開始食欲不佳、愛吵鬧,后來發(fā)現嘴里長了不少泡。經醫(yī)生診斷,懷疑為近期高發(fā)的手足口病,立即對其進行了手足口病篩查、治療。
“手足口病多發(fā)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孫主任表示,大多數手足口病是接觸手足口病患兒后突然發(fā)病,多表現為先發(fā)熱,伴有頭疼,咳嗽、流涕等癥狀,體溫持續(xù)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純喊l(fā)熱的同時或發(fā)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黏膜、唇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后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躁、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不少家長會問,得過手足口病后,孩子是不是就不再感染了?其實并不是這樣。”孫主任進一步解釋說,曾患手足口病的兒童此后仍可能再次感染,盡管絕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會對感染過的腸道病毒血清型產生保護性抗體,但多種腸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間無交叉保護。
皰疹性咽頰炎是特殊形式 手足口某一部位發(fā)病都要注意
除了手足口病,皰疹性咽頰炎也困擾著不少家庭。孫主任指出,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的關系很緊密。兩者發(fā)病原因大致相同,常見由EV71等腸道病毒引發(fā)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兒童家屬難以分清兩者區(qū)別。人們常以為嘴巴有皰疹,手足沒有,就是皰疹性咽頰炎;如果手足也有皰疹就是手足口病。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病患兒都會出現手足皰疹,有些患兒僅僅有咽頰炎(口腔皰疹或潰瘍)。因此,還是建議去醫(yī)院就診。孫主任強調,無論是手足口病還是皰疹性咽頰炎,因為有傳染性,必須隔離。
預防手足口病 大人孩子都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針對手足口病高發(fā)跡象,孫主任建議,家長們不要驚慌,主要還在于預防。他說,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講究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成人也會感染手足口病,一般不發(fā)病,但感染后會傳播病毒,因此成人需要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孩子。同時少帶孩子去人流密集地,多讓孩子曬太陽,增強自身免疫力。
遇到溺水兒童 急救不要輕信網絡說法
天氣轉熱的同時,一個信息又開始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倒背溺水兒童不斷奔跑,可以將水控出來救人,而且在一個小時之內都有效。
對于這樣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醫(yī)療界專業(yè)人士表示擔憂:如果不區(qū)分溺水具體情況就這樣做的話,有的時候會適得其反。
市腫瘤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陳延周曾多次參與急救溺水兒童。對于上述這個所謂的急救方法,陳延周表示,要謹慎采用。
陳延周介紹說,從急救醫(yī)學上來說,溺水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干性淹溺。所謂干性淹溺,主要是指因受到強烈刺激比如涼水刺激,或者過度緊張導致喉頭痙攣,不能正常呼吸繼而缺氧,嚴重者會出現窒息甚至死亡。從臨床急救上來看,這種溺水占兩成以下。
更多的溺水屬于濕性淹溺。人在溺水時,本能反應是屏氣,避免水進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堅持屏氣而被迫深呼吸,從而使大量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滯氣體交換,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zhū)留(指液體在體內不正常地聚集停留),最后導致死亡。
陳延周介紹說,遇到溺水的人之后,首先要判斷溺水者心臟是否跳動。如果心臟不跳動了,說明溺水情況嚴重,就應該在清理了溺水者口鼻里的水草、泥土等物保證呼吸道暢通之后,快速控水。
“如果是兒童溺水,正確的做法是,把兒童放在腿上,頭放在低一些的位置,拍其后背以控水”,陳延周強調說,這個控水過程應該快速簡潔,因為接下來有個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心肺復蘇,“如果長時間地控水,反而延誤了心肺復蘇的時機,那急救效果往往適得其反。為了贏得時間,甚至也可以直接進行心肺復蘇”。
陳延周表示,幾乎每年夏季都會接到兒童溺水的急救。遺憾的是,有的溺水兒童因為溺水時間過久最終宣告不治。所以再次提醒,炎熱季節(jié),游泳高峰,兒童安全,時刻不能忽視。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