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調查揭示,在公司的經理層中,男性為57.9%,女性為42.1%,基本平衡,但是在總經理的職位上,男性比例躍為83.4%,而女性則銳減為16.6%。與此同時,另一則調查說,有過1次至2次跳槽經歷的女性比例為45%,比男性的比例高出14%。若是把這兩個調查聯(lián)系起來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國內不少職業(yè)女性在進入中層一段時間之后,確實會發(fā)生心理上的危機——“中層危機”。
“中層危機”的導火線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 社會研究中即有“玻璃天花板”的理論出現(xiàn)。這個理論說的是,由于性別和種族差異,婦女和非白人的職業(yè)選擇和職務晉升被一層玻璃擋著,可望而不可及。為了打破“玻璃天花板”,國際社會已經努力了二十年,也建立了有規(guī)模的組織與社會機制制約“玻璃天花板”的作用。目前中國尚沒有類似的組織與成型的社會制約機制。
白領女性的“中層危機”一般會發(fā)生在28-35歲之間。在發(fā)生危機的時候,女性有時會對前途甚至自己存在的價值發(fā)生根本的質疑;由于經過了比男性更艱苦的證明自己的價值的過程,一些女性開始厭倦超負荷的工作,向往朝九晚五的平凡小職員生活,另一些女性則開始向往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這種危機有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強烈,女性甚至會選擇回家。
“玻璃天花板”的確實存在
不少發(fā)生過危機的中層女性并不認為她們的危機是職位晉升上的“玻璃天花板”造成的,她們反而覺得,當她們年齡越來越大,如何在家庭與事業(yè)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對她們來說更加要命。在這種心理引導下,丈夫的發(fā)展和孩子的誕生都可以成為女性回家的直接導因。女性回家到底是為了丈夫和孩子,還是以此為藉口逃避職業(yè)壓力,實在難以分清。事實上,社會固有的性別與家庭觀念本身即是玻璃天花板的一部分,大多數(shù)女性是身在玻璃天花板下而不自知而已。
確實,有突破天花板欲望的女性并不多。在一項外企白領女性最希望公司給予什么的專項調查中,希望公司給予升職的只占到10%。這也是女性中層不能贏來更大機會的一個內在原因,在某些女性的心理深處,中層也許是一個不錯的位置,是個人生活和事業(yè)的最佳平衡點。
做人?還是做女人?
能夠坐到高級位置的女性永遠是鳳毛麟角,這一切往往也需要超常的付出才能夠獲得。吉恩·n·蘭德勒姆在他的《改變世界的十三位女性》中列舉了諸如瑪麗·凱·阿什、琳達·沃切納等在各個領域獲得超凡成就的女性,她們無不或忽略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或放棄了做母親的權利,或犧牲了家庭時間,而成為一個狂熱的工作愛好者。吉恩·n·蘭德勒姆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女人要想像男人那樣有所成就,她必須具有男人般的性格,視事業(yè)目標高于一切,包括高于家庭。婦女一般根據(jù)選擇成為哪方面的主人,來進行個人生活和職業(yè)的選擇;然而無人能成為兩個領域的主人,因而她的選擇往往是個危險的結果。
晉升輸在心理上
工作壓力大的公司職員,有半數(shù)都產生過“揍同事”的念頭!這并非聳人聽聞,而是英國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據(jù)稱,高負荷的工作、愛出毛病的電腦還有惹人煩的同事都是這種“憤怒”的根源。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fā)火。這項調查是由英國主管人才招聘的機構pertemps主持的。在調查中,51%的女性稱自己曾動過“暴揍同事”的念頭。相比之下,男性還紳士一些,只有39%的人想過要打別人出氣。
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得以從中層管理升入公司的最高層。一般而言,美國500家大企業(yè)的高層經理中只有3%為女性。然而越到高層,女性越少,就越顯眼,也就變得更難適應。創(chuàng)造佳績固然必要;但實際上,你越追求完美,就越遠離他人,拒人以千里之外,因為你不知道怎樣與人合作才會不暴露自己的缺點。你懼怕與人的親密關系,認為這會干擾關鍵的業(yè)務合作。
感情成為女人晉升的“枷鎖”
女性是情感動物, 很難公私非常分明,在苦干和能力方面,男女沒有差別,甚至于女性比男性更能忍受痛苦,更有韌性把工作做成,特別是工作沒有希望的時候。但心理上,盡管算是個職業(yè)女性,她自己直到一年前,也始終沒有擺脫那種想要別人照顧自己的觀念。
頁次:[1] [2] 下一頁